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對外漢語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對外漢語新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國際教育學院于6月初開展了對外漢語新教師教學公開課活動。此次教學公開課的課授課人是畢業(yè)于華南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新教師王儷璇,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糜艷慶、對外漢語授課教師以及雙語教研室相關教師參與了聽課活動。
在教學中,王儷璇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重難點突出,課程設計合理,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語言生動有趣、言簡易懂、娓娓動聽,展示了實際教學水平和扎實的基本功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留學生們對課程的內容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課堂表現(xiàn)積極活躍,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漢語知識。王儷璇的教學給到場的教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課后,國際教育學院組織對新教師公開課進行點評,并特邀我校具有豐富對外漢語教學經驗的劉愛琳教授到場給予指導。她表示國際教育學院組織的對外漢語新教師公開課活動很有意義,也非常重要,這對提升我校對外漢語教學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曾被國家漢辦選派前往德國從事兩年對外漢語教學的龍彥波老師也建議學院要多開展這種活動,讓新教師得到鍛煉,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聽課教師在肯定了新教師精心準備、教學水平、優(yōu)秀的個人素養(yǎng)的同時,也指出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希望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授課形式,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升留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養(yǎng)成師生互動的良好課堂氛圍。
糜艷慶表示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留學生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希望通過開展公開課、聽課、評課、共同備課等教學研討活動,讓對外漢語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汲取知識,提高自身水平,有針對性的開展對外漢語教學。此次活動加強了對外漢語教師間的相互了解與學習,推動了對外漢語教師隊伍建設,也為提高新教師教學水平,培養(yǎng)其成為教學骨干力量打下堅實的基礎。